可信组件
鲁东医院(山东省立医院(集团)鲁东医院) 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祥清山路1号 电话:0535-2727277 E-mailto:ldyyyb@126.com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烟台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编号: 鲁ICP备16034634号-1
健康讲堂
“建议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”—关于HPV疫苗,你了解多少?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目前,我国城乡妇女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。对此,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市政协副主席、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局长于鲁明提交提案:“建议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(9-14岁女孩免费接种),努力将宫颈癌疾病对我国女性的威胁降到最低。”那么关于HPV疫苗,你最想了解什么呢?
HPV病毒是人类乳头瘤病毒的缩写,是一种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,是球形DNA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。
该病毒主要感染区域有人类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,至今已分离出130多种,主要类型为HPV1、2、6、11、16、18、31、33及35型等,该病毒只侵犯人类,对其它动物无致病性,该病毒可能会被人体清除也可能会持续存在,低危型可导致尖锐湿疣,高危型可导致宫颈等部位的肿瘤。

HPV与宫颈癌的关系
20世纪后期,德国zur Hausen教授发现了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因素,有性生活的女性中80%一生中会感染HPV,但绝大多数(特别是30岁前的年轻女性)在1~2年内经自身免疫可清除病毒,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者,有可能在未来发生子宫颈癌。
大约70%的子宫颈癌与HPV 16和18型感染相关,其中50%与HPV 16型相关,20%与HPV 18型相关。
2016年美国癌症学会(ACS)、美国阴道镜检查与子宫颈病理学(ASCCP)、美国临床病理学会(ASCP)联合建议,21岁以下女性不应进行子宫颈癌筛查,21~29岁女性采用细胞学筛查,30~65岁女性应用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的联合筛查(阴性者以5年作为筛查间隔时间),而且强调以联合筛查为主。

HPV疫苗是什么?
HPV疫苗,又称宫颈癌疫苗,是由具有天然空间结构的合成L1晚期蛋白病毒样颗粒配制而成。该疫苗可降低HPV病毒导致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生。关于HPV疫苗,你需要知道以下几点:

1)对于宫颈癌,HPV疫苗是一级预防,防治宫颈病变是二级预防。
2)HPV疫苗是全球第一个肿瘤疫苗,人类首次尝试通过疫苗消灭一种癌症。
3)目前的HPV疫苗是预防性疫苗,本身不是病毒,是蛋白,没有病毒的功能,不会造成病毒感染。
HPV疫苗的类型
1)二价疫苗“Cervarix”
可以预防由HPV 16及HPV 18型病变引起的宫颈癌。超过70%的宫颈癌都是由这两种病毒引起的。
2)四价疫苗“Gardasil”
可以预防由HPV 6、11、16和18型引起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。四价疫苗只是锦上添花而已,因为HPV 6和HPV 11并不属于高危型致宫颈癌HPV病毒,它可以引起尖锐湿疣和外阴癌,而后者相比宫颈癌少见得多。
3)九价疫苗“Gardasil-9”
针对HPV6、11、16、18、31、33、45、52、58九种亚型,可以预防92.1%的宫颈癌。
HPV疫苗适宜的接种人群

二价疫苗预防16、18型高危型感染主要适用人群是9-25岁,11-15岁是最佳注射年龄。四价疫苗的适用人群更大一些,在20到45岁之间,九价HPV疫苗适合16-26岁的女性人群,这一年龄段人群接种疫苗之后能够有效地发挥效用。建议在初次性生活之前接种疫苗,能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。
接种HPV疫苗有风险吗?
所有的药物,包括疫苗,都有副作用,尽管不会发生在所有人身上。HPV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和别的疫苗差不多。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,疼痛,打针的地方红,或者红肿,出现的概率大概1/5 -1/4,不过都是暂时性的,是免疫系统在作出反应的表现。可以冷敷,如果有必要的话,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止痛。
接种HPV疫苗前需接受HPV检测吗?
一般认为不需要。考虑到HPV可以反复感染,通常认为接种前无需检测体内有无HPV感染。 但如果曾经感染过HPV或者由此造成了宫颈病变,则另当别论,还是治疗转阴后再接种更好。
HPV疫苗的禁忌人群
1.之前接种HPV疫苗时出现过威胁生命的严重过敏的人。如果此前你对疫苗或药物有任何反应,请在接种之前务必告知注射人员。
2.孕妇。孕期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尚未完全得到评估,但是目前的研究并未发现HPV疫苗接种对母体和胎儿有明显的影响。所以如果在接种后不久发现自己怀孕也不必太过紧张。
3.有中等程度或严重疾病,等疾病康复再接种。

要注意的是,无论接种2价疫苗、4价疫苗还是9价疫苗,接种疫苗后仍然需要定期筛查。 原因很简单,现有疫苗,包括9价疫苗并不能预防所有的高危型HPV。 可能还有一小波高危型HPV目前没有得到鉴定,当然更没有针对性疫苗。 因此接种疫苗+定期筛查,才是最好的预防方式。
上一篇:
当心!这五种“小病”千万别拖!
体检中查出这些问题,不必太恐慌!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