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信组件
鲁东医院(山东省立医院(集团)鲁东医院) 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祥清山路1号 电话:0535-2727277 E-mailto:ldyyyb@126.com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烟台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编号: 鲁ICP备16034634号-1
健康讲堂
新生儿肌张力高疑似脑瘫?千万别被谣言吓破胆!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当然不是。
新生儿刚出生可能会有一些“很可怕”的症状,比如,躺在床上、脖子发挺、脚腕发紧。有些家长喜欢上网查阅浏览相关症状信息,并且对号入座,殊不知常常是自己吓自己。据说,肌张力高的宝宝都是大脑出现问题,是脑瘫的前兆,是真的吗?
当然不是。

脑瘫的孩子肌张力明显高,但并不是所有肌张力高的宝宝都脑瘫!
不过,肌张力高确实会对宝宝有影响,比如未来走路会不太稳、发育迟缓。。。
什么是肌张力?
肌张力,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,表示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,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。
肌张力表现为多种形式,如人在静卧休息时,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;站立时,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,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,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,称为姿势性肌张力;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,称为运动性肌张力,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、平滑(无颤抖、抽搐、痉挛)的重要因素。
什么是肌张力高?
通俗一点就是指宝宝的“力气太大”。
肌张力高表现为:宝宝特有劲儿,经常是身体挺的倍儿直,小胳膊小腿“掰都掰不动”,肌肉发紧发硬、被动活动阻力增高、活动不顺畅等。
主要临床表现为:下肢伸直、内收交叉、呈剪刀状。
肌张力高对宝宝的危害有哪些呢?
肌张力高对宝宝的危害很大。宝宝常出现易激惹、闻声惊吓、持续哭叫、入睡困难、穿衣不方便、双腿不易分开、双手一直处于紧握状态且不易分开等。
一般肌张力高常合并尖足、头后仰、双上肢后伸等异常姿势。

持续性的肌张力增高很可能影响宝宝的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育,甚至有脑瘫的风险。
通常,孕期反应强、孕吐严重的产妇,新生儿肌张力出现问题的几率会高一些。肌张力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神经系统,是神经中枢构造异常或脑代谢和构造异常的表现。
不过,大部分宝宝出生时,神经中枢发育并不完善,或多或少都会有“肌张力高”的表现,如何区分是否属于“疾病状态”呢?通过以下8个方面来判断:
1、正常宝宝的手掌和腿部是软软的,如果宝宝腿部和手部肌肉紧张,则很有可能是异常表现。
2、宝宝入睡困难,穿衣困难,易受惊吓哭闹不止。
3、换尿布时无法将双腿打开放平。正常宝宝的两腿可以张开120度以上。
4、站立时垫脚尖无法控制放平。

5、4个多月的宝宝有跳跃反射,站在大人身上会蹬跳,肌张力高的宝宝只会站着,脚趾陷入大人身体而无法跳跃。
6、放入澡盆的瞬间,宝宝双脚双手蜷缩紧握,全身发僵发直。
7、宝宝左撇子明显,右手动作慢,抓握困难。
8、双脚站立时出现内八字或X腿,走路撅屁股,垫脚时还会有剪刀状。

肌张力多严重会是脑瘫?
没有直接关系的!
脑瘫多为先天性大脑损伤。如果宝宝正常出生,出院后也正常,吃得好睡得好,没有脑部受伤的诱因,是不会轻易出现脑瘫症状的。即便是早产儿或者出生时有窒息的新生儿,也并没有明显脑瘫增加的概率。

还不放心?
建议妈妈们拿起宝宝的小脚腕,将脚趾部分向脚腕靠拢,只要足背屈角小于80度都是正常的。如果肌张力稍高,建议妈妈经常这样活动宝宝的脚腕,为将来宝宝走路做铺垫。
肌张力高如何改善?
宝宝肌张力过高,是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和按摩恢复的,最好在宝宝一岁半以前进行纠正治疗。常见的按摩、被动操、抚触、婴幼儿游泳是解决宝宝肌张力过高的有效方法,4个月以内宝宝干预治疗效果特别好,能够彻底治愈。
出现肌张力高时,家长们可以用这些小方法进行家庭干预:
1、当宝宝头后仰时,用双手掌心扶在头的两侧,将其颈部向上方牵引,同时可用前臂压住小儿双肩以增加拉力,逐渐纠正头后仰。
2、当宝宝双腿不易分开时,家长可以握住小儿的双膝关节向上屈腿,髋关节屈曲时,腿就会被轻轻分开,然后固定牵拉数分钟,每日训练4~5次。

保持双腿充分分开,使膝关节呈伸展位牵拉固定数分钟。

3、当宝宝拇指内收时,家长可用手轻揉大鱼际肌,并把大拇指稍用力向外推,连续几次后,再诱导小儿拇指向上翘。

4、小儿呈仰卧位或长坐位时,家长可一手固定膝关节,另一手把小儿的足跟放于掌心,用手握住足跟,把前臂力量作用于足底。

以上方法对宝宝肌张力高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,但肌张力是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早期敏感表现,当宝宝有肌张力高的表现时,家长一定要重视,切莫认为孩子长长就好了,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全面评估,必要时进行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,以免贻误病情,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。